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 20163
编号:13629840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生长激素缺乏型矮小症的关系
http://www.100md.com 2016年2月1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3
     [摘要]目的:试探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于生长激素缺乏型矮小症的诊断和疗效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04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来我院就诊治疗生长因子缺乏型矮小症患者共158例为研究组,另从本院儿童生长发育专科选取体检健康儿童150例,设为对照组,对他们的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进行检测。结果: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浓度能够很好地反映患儿生长激素异常,而且通过给予患儿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替代治疗后,研究组的生长激素浓度以及胰岛样生长因子浓度均比治疗前有所提高。结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于生长激素缺乏型矮小症患儿的诊断和综合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推广使用。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生长激素缺乏;矮小症

    人类的身高受到遗传基因、后天内分泌以及环境的交互影响,这一点在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表现的尤为明显。其中生长激素缺乏是发育期儿童矮小症的最常见原因之一,也是儿童内分泌系统的研究和治疗重点之一。生长激素的促生长作用是通过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I)抑制脂肪降解同时促进细胞增殖分化,从而达到促进骨骼生长和调控与生长发育有关的内分泌的作用。基于以上原因,本文将利用血清中胰岛素生长因子1的浓度和生长激素缺乏型矮小症患者的患病情况,试探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于生长激素缺乏型矮小症的诊断和疗效评估价值。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4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来我院就诊治疗生长因子缺乏型矮小症患者共158例为研究组,其中男患者90例,女患者68例;平均年龄(8.0±1.5)岁。另从本院儿童生长发育专科选取体检健康儿童150例,设为对照组,其中男生85人,女生65人。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分布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排除标准

    患者除矮小症外伴有其他畸形、先天缺陷;和正常儿童相比甲状腺功能明显降低;患有其他慢性病如肝、肾疾病、糖尿病;过度肥胖或营养不良。

    1.3治疗方法

    研究组治疗总时长为6个月。每晚餐后1h,给研究组患儿皮下注射入0.11u/kg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夜间禁食。于次日清晨患儿空腹状态下采集肘静脉血4ml,利用离心机以3000r/min的速度运转3min分离血清,送检后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生长因子含量。整个过程使用的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和试剂均为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整个检测过程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

    1.4生长激素激发试验

    生长激素激发试验采用可乐定和精氨酸低血糖进行,总时间为两天。于第一日早饭前于空腹条件下服用可乐定,剂量为4ug/kg,于口服前和口服后的30、60、90和120min分别采集肘静脉血4ml,和前面采用相同的方法测定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生长激素含量;第二日静脉滴注经等量生理盐水稀释的25%精氨酸(剂量:0.5g/kg),在和第一日相同的时间点采集血样,采用相同的方法测定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生长激素含量。当最大生长激素浓度≥10ng/ml则为特发性矮小症;当最大生长激素浓度<10ng/m1即为生长激素缺乏型矮小症。本文对于生长激素激发试验过程中的生长激素浓度的处理方法如下:5ng/ml≤最大生长激素浓度<10ng/ml时,为生长激素部分缺乏;最大生长激素浓度<5ng/ml时,为生长激素完全缺乏。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均值的比较采用t检验;不同时间点的数据采用重复测量的双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生长激素与胰岛素生长因子1浓度比较

    对照组中生长激素浓度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浓度明显高于研究组,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于研究组,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浓度呈现下降趋势,该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研究组治疗前后水平比较生长激素与胰岛素生长因子1浓度比较

    如表1所示,治疗后各组的生长激素浓度以及胰岛样生长因子浓度均比治疗前有所提高,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正常的生理活动中,生长激素分泌呈现脉冲状态在人体内释放。基于这个理论,模拟生长激素释放的生长激素激发试验被用作常规实验来作为诊断生长激素缺乏型矮小症的一个主要医学依据。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生长激素激发实验中引起的生长激素分泌并不是自然生理过程,具有一定的人为药物干扰因素,因此其弊端应引起一定的重视,如:1)在血液中半衰期较短,单次测定并无诊断价值,而多次采血样会给患者及其家长造成较大心理压力和身体伤害;2)不良反应多,对患者造成很多不便;3)准确性,重复性都不容乐观,临床应用范围有限。在本文中,通过检测两组儿童的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浓度,可以看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浓度能够很好的反应对照组和研究组中儿童生长激素差异和异常;通过给予患儿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替代治疗后,各组的生长激素浓度以及胰岛样生长因子浓度均比治疗前有所提高。可见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于生长激素缺乏型矮小症患儿的诊断和综合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推广使用。, http://www.100md.com(翟俊丽)